登录 / 注册
当前,社会发展已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迈入了智能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是基于物质和能量的动力工具,而在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人类已从发明动力工具拓展到发明基于计算和学习的智能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已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拓展到探索人脑认知、认识人类自身的新阶段。
将新旧动能转换提至发展重要引擎位置的山东省,具有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已具雏形,企业广泛分布于软硬件支撑层、前沿算法技术、垂直应用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通过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场”,不断放大了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赋能效应,推动了智能经济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增长点。
虽然从全国来看,山东的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尖端人才相对较少,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要在于应用,以规模应用反推技术研发,进而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落地,将加速释放“智能红利”。

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现场
2022年1月13日,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省人工智能协会、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及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海尔、海信、神思、歌尔、创泽、海天智能等单位代表,以及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会议。福建省人工智能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湖南省人工智能协会、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全国兄弟同业协会发来贺电。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冲鶄致辞
作为全国第三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双区叠加”城市的山东省济南市,将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服务体系作为重要课题。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冲鶄在会上指出,济南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工智能发展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八位,产业链内规模以上企业300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处副处长辛颖讲话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工作,山东省还将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发布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融通发展,面向省内实体经济丰富应用场景,开展行业精准对接活动;同时,加快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区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揭榜挂帅和产业领军人才引培等工作。
据了解,济南、青岛两市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于软硬件支撑层、前沿算法技术、垂直应用等领域,已有一批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孕育成长。以此为基础,山东省采取“龙头企业建链、重点产品延链、平台建设补链、优势融合强链”的思路来促进人工智能产品链、资金链、人才链全生态协同创新,在做优产业生态体系中增强人工智能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渗透力。


